花在改善民生上的資金,舍得花還要花得好(財經觀)

曲哲涵

2021年05月17日09:54  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
 

  隨著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常態(tài)化,民生資金“直通車”將提速、擴圍,對資金的管理使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,既要監(jiān)控好每一筆資金的來龍去脈,又要看看這些民生投入花得值不值

  近日,有兩則關于民生領域財政資金的消息令人振奮。

  一則是4月2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對進一步實施好常態(tài)化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做出明確部署。把中央財政民生補助各項資金整體納入直達范圍,資金總量達2.8萬億元。著眼促進經濟穩(wěn)中加固,將直達資金作為沖抵部分階段性政策“退坡”影響的重要措施之一,繼續(xù)主要用于支持保就業(yè)保民生保市場主體,讓資金流向群眾希望、企業(yè)期盼的方向和領域以及基層保工資保運轉,集中更多財力加大對義務教育、基本醫(yī)療、基本住房等基本民生的投入,支持農田水利建設。

  另一則是北京市財政局近日制定《關于開展民生政策績效評價的工作方案》,擬于今年8月前,對城鄉(xiāng)居民醫(yī)保補助、城鄉(xiāng)居民養(yǎng)老保險、城鄉(xiāng)居民最低生活保障、價格補貼等46項市級民生政策開展績效評價,重點考察“十三五”期間民生資金投入情況、績效目標實現程度以及做好“六穩(wěn)”工作、落實“六!比蝿盏膶嶋H效果。

  去年,面對嚴峻復雜的經濟形勢,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,2萬億元直達資金“一竿子插到底”惠企利民。今后,隨著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常態(tài)化,民生資金“直通車”將提速、擴圍,進一步提高民生政策落地時效,對資金的管理使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:一方面,要通過完善規(guī)章制度,強化信息系統建設,監(jiān)控好每一筆資金的來龍去脈,防止跑冒滴漏;另一方面,要做到“花錢必問效”,看這些民生投入花得值不值,是否產生應有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。

  多年前筆者在東北基層采訪,曾在某縣城邊上見過一座八九層樓高的“農民文化俱樂部”,說是農村文化工程的樣板,可里里外外,沒有農民兄弟的身影!類似這樣的“面子工程”也許資金賬目清楚、工程質量合格,但財政資金投入光有“績”沒有“效”,理當被問責。

  此次北京市財政局給民生政策“打分”是一項系統工程——不僅要細化梳理每項政策包含的具體項目及保障標準,還要對比中央和兄弟省份相關政策保障標準,分析本市政策標準的合理性及存在差異的原因,提出完善民生領域投入機制相關建議,探索建立民生領域支出清單管理制度。即不僅要和自身績效目標“對標”,還要和兄弟省份橫向比較;不僅要“打分”,還要推動形成管理制度,這是對財政及相關管理部門治理能力的一次自我加壓式“考核”,是完善財政管理制度的一次積極探索,其勇氣可嘉,評價結果也值得期待。

  開展民生政策績效評價的另一個重要意義在于,評價結果對評估民生政策的可持續(xù)性具有參考意義。民生改善沒有終點,既要積極而為,也要實事求是,和發(fā)展階段、人均GDP水平相適應、相匹配,有多大能力就辦多大事。通過開展政策績效評價,可以為“盡力而為、量力而行”提供政策依據,讓民生資金用得更到位、更高效,保證民生政策綿綿發(fā)力、久久為功。

  開展民生政策評價并非易事。有些政策效果可感、可見、可量化,有些卻難以用數據開展比對。比如,在經濟發(fā)展的特定階段,投入基礎教育和職業(yè)教育的資金,產出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如何衡量?放在多長政策周期內考量更科學?很難一概而論。在國際上,這也是個難題。但無論如何,財政部門邁出了可喜一步,隨著相關數據的不斷積累,評價指標體系的日益完善,評價機構的多元化、權威性不斷增強,這項工作對優(yōu)化財政支出結構、提高基本公共服務供給質量、提升管理部門治理效能,一定能產生較大的推動作用。

(責編:楊啟紅、劉沛然)

推薦閱讀

益阳市| 阿拉善右旗| 苗栗县| 南丹县| 永城市| 武清区| 广水市| 永善县| 太原市| 自治县| 大兴区| 丰原市| 涟水县| 富阳市| 云南省| 汝城县| 剑阁县| 杂多县| 山西省| 彩票| 禄丰县| 陇南市| 读书| 双辽市| 舟山市| 杭州市| 甘泉县| 景谷| 舟曲县| 乌苏市| 西乌珠穆沁旗| 通州区| 宁安市| 枝江市| 佛学| 聂荣县| 抚顺县| 新巴尔虎右旗| 宿松县| 翼城县|